所在位置:佳釀網(wǎng) > 酒文化 > 酒生活 >

酒與音樂——美酒飄香歌繞梁(2)

2017-01-05 09:55  中國酒業(yè)新聞  佳釀網(wǎng)  字號:【】【】【】  參與評論  閱讀:

歌中有這樣的詞句:“思難忍,絡(luò)啻語酒壺,倒寫儂頓盡。”

當(dāng)時,民間音樂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都統(tǒng)稱為清商樂!蹲x曲歌》屬吳聲歌曲(產(chǎn)生于吳地的歌曲的總稱,含許多曲調(diào))。“讀曲”亦作“獨(dú)曲”,即徒歌,歌唱時不用樂器伴奏。

隋唐時期,為歌唱寫作的詩人很多。

李白、元旗、王維、白居易、李賀、李商隱、李益等詩人的不少詩,都曾被人們傳唱,其中不少與酒有關(guān),

例如李商隱的《楊柳枝》:

暫憑搏酒勝元悔, 莫損愁眉與細(xì)腰。人世死前惟有別,春風(fēng)爭似惜長條。

楊柳校乃樂曲名。有白居易詩為證:“六么水調(diào)家家現(xiàn),白雪梅花處處吹,古歌舊曲君休昕,昕取新翻楊柳枝。”

又如王維的“渭城朝雨溫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(guān)無故人。”在唐代曾廣為傳唱。此曲原是一首琴歌,因琴歌將王維的詩重復(fù)了三次,故取名為《陽關(guān)三疊》。這首琴歌在流傳過程中,漸漸脫離歌詞成為一首古琴獨(dú)奏曲。

唐貞觀、開元年間,曾流傳一首《涼州曲》:漢家宮里柳如絲, 豐覓桃花連碧池。圣壽己傳千歲酒, 天子更貫百僚詩。

《樂苑》曰:“涼州,宮調(diào)曲。”《樂府雜樂》曰:“梁州曲,本在正宮調(diào)中,有大遍小遍。”

《醉漁唱晚》也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,其作者,有唐代詩人皮日休、陸龜蒙及“后世隱者”等幾種說法。樂曲描寫了漁夫放聲高歌、豪放不羈的醉態(tài)。

敦煌樂譜中的《傾杯樂》,則是唐代流傳的一支琵琶曲。

宋代的歌曲,主要是詞。作為歌詞的宋詞,“以協(xié)音為先。音者何?譜是也。"(宋·張炎《詞源》)宋詞的詞牌,也就是樂曲,與酒有關(guān)者甚多,例如:醉太平(醉思凡)、酒蓬萊、醉中真(即洗溪沙)、頻載酒、醉厭厭〈即南歌子)、醉夢迷(即采桑子)、醉花春(即渴金門,又名不怕醉、東風(fēng)吹酒面)、醉泉子、傾杯樂、醉桃源(即阮郎歸)、醉偎香(即朝中措)、醉梅花(即鶴鴣天)、灑落魄(即一制珠,又名醉落拓)、題醉袖(即踏莎行)、醉瓊校(即定風(fēng)波)、酶江月(即念奴嬌)、貂裘換酒(即賀新郎)。

宋詞中,反映或描寫灑的作品不少。例如蘇軾《念奴嬌》的“人生如夢,一搏還酶江月”,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的“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”;李清照《鳳凰臺上憶吹蕭》的“新來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"。另外,姜菱《石湖仙》、《淡黃柳》、《角招》、《越九歌》、《霓裳中序第一》、《惜紅衣》、《翠樓吟》、《玉梅令》都唱到了酒。

綜觀中國數(shù)千年的音樂史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音樂和酒大致有著這樣的關(guān)系:

(一)酒為低吟高唱的由頭

例如曹操的《短歌行》,其“對酒當(dāng)歌,人生幾何"的歌聲,通過酒抒發(fā)了時光流逝功業(yè)未成的深沉感慨。又如韓偉作詞、施光南作曲的《祝酒歌》,其“美酒飄香歌聲飛,朋友請你干一杯,勝利的十月永難忘,杯中灑滿幸福淚”的歌聲,通過酒抒發(fā)了粉碎“四人幫"、人民得解放的無比興奮。

(二)以音樂寫飲酒之人的精神狀態(tài),抒發(fā)飲酒之人的思想感情

例如古琴曲《酒狂》。魏之末年,司馬氏專權(quán),士大夫言行稍有不慎,往往就招致殺身之禍。阮籍放縱于飲酒,一方面避免了司馬氏的猜忌,一方面也使司馬氏脅迫、利用他的企圖歸于無效!毒瓶瘛繁容^形象地反映了他似乎頹廢實(shí)際憤攘的情感。又如古琴曲《醉漁唱晚》,它描摹了一位以打魚為生的隱者放聲高歌、自得其樂、豪放不羈的醉態(tài),抒發(fā)了作者忘情于山水,縱情于美灑的思想感情。

例如明代民歌《罵杜康》、《酒風(fēng)》,清代民歌《這杯灑》、《上陽美酒》,民國時期的民歌《八仙飲酒》、《十杯酒》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《贊酒歌》、《豐收美酒獻(xiàn)給毛主席》。又如,器樂曲廣東音樂《三醉》和琵琶曲《傾杯樂》。另外,前面說過,不少詞牌、曲牌之名稱,或含有酒,或酒有關(guān)。它們最初都是一首詞或一支曲子的名稱,其詞或曲子被廣為傳唱之后,時人紛紛摹仿,于是逐漸成為一種固定的音樂格式,包括唱詞的格律,其名稱也就成為該曲牌或詞牌的名稱,例如《傾杯樂》。還有這么一種情況,一個詞牌或曲牌,例如《念奴嬌》,由于某人所填之詞或曲影響很大,并且與酒有關(guān),例如蘇東坡的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問世之后,廣為傳唱,其主旨,又全在末句“人生如夢,一槽還酶江月”中,于是,時人就以《酶江月》作為《念奴嬌》的別稱。

(三)音樂與酒皆是古代“禮”的重要內(nèi)容

《禮記·樂記》說:“禮節(jié)民心,樂和民聲,禮義立,則貴賤等矣;樂文同,則上下和矣。”國君宴請臣驚賓客,在古代也是一種禮儀(燕禮),在這種場合,自然要奏樂,例如周代的《小雅·鹿鳴》、清代的《清樂》,等等。禮樂互用,酒樂相配,在明君臣之禮的同時,激發(fā)群臣賓客的忠貞。不過在民間,酒宴幾乎沒有什么禮儀作用,因而音樂與酒的關(guān)系,只是惰酒助興罷了。

(四)以音樂推銷酒

前面說過的南宋“賭軍酒庫”用音樂、雜劇推銷新酒的情況,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,F(xiàn)今的酒類電視廣告,大多配以相應(yīng)的音樂。

音樂與酒,都是人類情感的結(jié)晶。幾千年來,在中華大地,美酒飄香歌繞粱。芬芳的美酒,美妙的旋律,從男人心中燒出火來,從女人眼中帶出淚來,豐富著人民的生活,成為中華燦爛的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
關(guān)鍵詞:酒文化 詩經(jīng) 音樂  來源:酒業(yè)之聲  佚名
(責(zé)任編輯:程亞利)
  • 上一篇:酒后看性格實(shí)在太準(zhǔn) 快來對號入座
  • 下一篇:談仁懷丟糟綜合利用
  • 商業(yè)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