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門一入深似海,不懂解酒難抽身。
酒,那可是個大家族,各種美酒引各路英雄競折腰,不同的酒不僅味道迥異,連解酒方法都不盡相同,這些常喝的酒到底應該怎么解,你知道嗎?
1、啤酒
醉酒指數(shù):★
說起啤酒,那必然是豪爽、開朗、不拘小節(jié)的代表,炎炎夏日,腳踩酒箱,左手烤串,右手冰鎮(zhèn)啤酒,入口平順,清爽透心,那叫一個暢快,讓人直呼過癮。
啤酒大多透著甜甜的麥香味,因其度數(shù)低、后勁小、味道稍淡,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它是酒的事實。啤酒多喝容易引起飽脹感和口干,嚴重者還會嘔吐。遇到這樣的情況,喝一杯鮮榨蘋果汁比喝一大缸水更管用,蘋果能生津止渴,還含有能間接影響酒精代謝速率的特殊果糖,即解渴又能加快酒精排出體外。
2、黃酒
醉酒指數(shù):★ ★
若說啤酒是豪爽的,那黃酒就要內(nèi)向一些了,用溫潤如玉來形容它最好不過。醇香且不具有攻擊性的口感,使黃酒獨得恩寵,成為家庭聚會中的?,一不小心就會多飲幾杯。
黃酒入口雖甜,酒勁卻不能忽視,貪杯多飲易導致暈眩和亢奮,想要緩解這種不適,不妨試試酸奶,酸奶中豐富的鈣能有效緩解酒后亢奮,同時乳酸能與酒精產(chǎn)生酯化反應,加速酒精在體內(nèi)的分解,減輕頭暈目眩帶來的不適。
3、紅酒
醉酒指數(shù):★ ★
紅酒不管是工藝、口感還是色澤,無一不在訴說著它的尊貴和優(yōu)雅,軟木塞打開的一瞬間,馥郁的芳香便足以讓人沉醉,圓潤豐滿的口感和綿長的余味,更是讓人難以抵擋它的魅力。
紅酒中含有二氧化硫,這是為了讓紅酒更易于保存,但攝入過量的二氧化硫會導致頭痛,這種頭痛喝點蜂蜜最管用,蜂蜜中特殊的果糖,可以促進酒精在體內(nèi)分解,緩解頭痛,同時還有安神助眠的效果。
4、清酒
醉酒指數(shù):★ ★ ★
提起清酒,撲面而來的都是日本和風,將清酒倒在日式酒盞中,清澈透明的酒體,呷一小口,口感纖細,酸、甜、苦、澀、辣均衡調(diào)和的五味,讓人喝上一口便再也離不開它。
初遇清酒的朋友們,可千萬不要被它的溫柔細膩忽悠了,雖然清酒只有22度左右,但后勁極大,喝多了容易頭暈、臉紅,胃部還會有燒灼感,想緩解這種不適癥狀,新鮮葡萄是不錯的選擇。新鮮葡萄中含有大量能與酒精發(fā)生酯化反應的酒石酸,能降低血液中酒精濃度,還能緩解惡心、反胃等胃部不適。
5、威士忌
醉酒指數(shù):★★★
歐美人抗寒必備的威士忌,醇厚傲世,勁頭十足,只需一口便能量爆棚,渾身充滿干勁與力量,是“戰(zhàn)士”型男人的心頭好,狂野中透著成熟,魅力非凡。
經(jīng)常喝酒的老司機,稱威士忌為“速醉神器”,雖然它的酒精含量比白酒稍遜一籌,但中國人體內(nèi)的解酒酶一時之間很難適應洋酒,頭暈目眩、全身發(fā)熱等酒后癥狀極易發(fā)生,這個時候喝點西瓜汁會有所幫助。西瓜能清熱去火,酒后燥熱喝西瓜汁,能降溫降火并加速酒精的排出。
6、白酒
醉酒指數(shù):★ ★ ★ ★
白酒,無疑是酒中的“大哥”,豪爽仗義,灑脫不羈,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的酒文化。“三碗不過崗”的武松,大鬧五臺山時“休問多少,大碗只顧刷來”的魯智深,以及一言不合就豪飲的喬幫主,無一不讓白酒深入人心。
白酒度數(shù)很高,不容小覷,一旦喝多,頭昏腦脹、渾身綿軟無力、嘔吐等癥狀都會找上門,且第二天仍會眩暈、乏力、腸胃不適。想緩解,喝點芹菜汁或橄欖汁是極好的,芹菜中豐富的維生素B能間接影響酒精分解,而橄欖能清胃熱,能緩解酒后乏力的現(xiàn)象,促進食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