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包容冠第一
民國時期,很多外國人、傳教士不遠萬里,來川人數(shù)較多,交流頻繁,傳播教義與文化,作為“民國第一酒”的綿竹大曲,當然也俘獲了很多傳教士、外國人的味蕾,極具創(chuàng)新意識的綿竹酒,當然不會放棄這一市場機會,在酒體、瓶標設計上都一定迎合了外國人的需求。
下邊的酒標是綿竹大曲在成都的銷售的貼瓶標,里邊的信息很多,實證了當時在成都的綿竹大曲的興盛。
綿竹大曲曾經(jīng)的酒標
下面這枚是綿竹慶豐大曲作坊生產(chǎn)的慶豐大曲,成都分號在西順城街第七號。文字由左向右排列,在那個時期很少見,商標上邊印有英語,看來是專賣在成都的外國人的。
印有英文的綿竹慶豐大曲酒標
這枚是三友大曲酒廠的綿竹大曲商標,酒廠總號在綿竹棋盤街,成都批發(fā)處上中東大街78號,二分店在東華正街17號。畫面中有人物舉杯飲酒,人物設計的不似國人,關鍵看杯子,不是傳統(tǒng)中國人喝酒的酒盅,是玻璃杯,可以看出成都雖然是內(nèi)陸,居住不少外國人和傳教士。
三友大曲酒廠的綿竹大曲商標
這枚是德生榮大曲作坊的三星牌綿竹大曲商標,總號在綿竹西外棋盤街4號,和三友大曲作坊在一條街上,成都分號在西御西街39號。注冊三星商標,保護品牌了。
三星牌綿竹大曲商標
這枚是綿竹蓉熙酒廠生產(chǎn)的綿竹大曲商標,成都批發(fā)分號在西順城街第9號。與綿竹慶豐大曲成都分號就隔著一家店鋪。
綿竹蓉熙酒廠生產(chǎn)的綿竹大曲商標
這是綿竹震川永大曲作坊的綿竹大曲商標,作坊地址是綿竹西外西關。有廣告語寫道:本坊之窖歷經(jīng)二百余年,故酒味醇香濃厚,提神改氣,消積防疫,希飲者自別真?zhèn)巍?/p>
綿竹震川永大曲作坊的綿竹大曲商標
這枚是綿竹詹鴻興號大曲作坊生產(chǎn)的綿竹大曲商標,作坊在綿竹西外西城橋首,注冊飛鴻商標。
綿竹詹鴻興號大曲作坊生產(chǎn)的綿竹大曲商標
這枚是綿竹豫豐恒酒號生產(chǎn)的綿竹大曲商標,綿竹總店在大西外棋盤街,和德生榮酒號、三友大曲酒作坊在一條街上。畫面是中國神話人物八仙,設計精美,估計豫豐恒酒號的綿竹大曲針對的是中國的消費者。
綿竹豫豐恒酒號生產(chǎn)的綿竹大曲商標
這些商標,能讓我們一睹當年綿竹大曲酒的風姿和華彩,標證了全盛時期的綿竹大曲,確實當?shù)闷?ldquo;百里聞香綿竹酒,天下何人不識君”的評語!
而且還發(fā)現(xiàn)一個有趣的事情,看這些商標,對于綿竹的英文拼寫都不盡相同,不過讀音都很接近外國人的讀法,足見綿竹大曲在當時也非常受外國人歡迎。
不過,好景不長,到了四十年代后期,隨著全國性的經(jīng)濟崩潰,綿竹酒業(yè)也被卷入了災難的洪流。據(jù)1949年《綿竹縣工業(yè)企業(yè)變動一覽表》記載,“綿竹縣各型釀酒作坊下跌到八十三家”。面臨湮滅的絕境。
1951年5月,在當?shù)卣慕M織下,“朱天益”、“積玉鑫”、“裕川通”、“天成祥”等老牌酒坊納入國營范圍,并整合成立了“四川綿竹縣地方國營酒廠”(劍南春酒廠前身)。
酒廠成立之初僅21人,只有30擔(約合7500斤)黃谷,不過,通過整合,擴大了生產(chǎn)規(guī)模和釀酒實力,建廠第一年便產(chǎn)酒200余噸,達到民國時期綿竹最高年產(chǎn)量的6成。
(文章由趙冬雪依據(jù)網(wǎng)絡資料匯總而成,感謝“方才”整理資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