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佳釀網 > 酒業(yè)公司 >

上游打造寶潔模式,下游打造可樂模式,中糧進口的野心盡顯!

2015-10-27 09:19  中國酒業(yè)新聞  佳釀網  字號:【】【】【】  參與評論  閱讀:

發(fā)言人:中糧進口酒事業(yè)部總經理 李士祎

中糧在整個進口酒領域比較低調,2014年1月才開始,錯過了進口酒的第一波浪潮,但是這一波浪潮有點像2010年左右的互聯(lián)網浪潮一樣,那時候有很多互聯(lián)網公司已經消失了,然后才開始了第二次浪潮,在很多前任的經驗上,中糧開始了平臺化發(fā)展和產業(yè)鏈共贏的發(fā)展。

說到進口我們都講貿易,說到平臺化發(fā)展,好像和中糧過去發(fā)展沒有那么強聯(lián)系,中糧做酒,做糧油,為什么在酒方面要做一個平臺化的東西?

首先是背景,很簡單,進口酒進入了一個井噴期,不僅僅是進口葡萄酒,還有進口啤酒,這里面涉及到的首先是產品,我們的路徑是從產品到品牌,再到模式,我們是一步一步走,現(xiàn)在第一步是產品,做了兩年后,我們總結出來現(xiàn)在的戰(zhàn)略就是平臺化發(fā)展產業(yè)鏈共贏。

今年1-6月進口葡萄酒增長超過30%,很少再有這么一個行業(yè)有這樣的增長,進口啤酒的增長量大概是80%,過去三年每年增量都60%-80%,結果僅僅是進口啤酒在整個啤酒市場份額中不到1%,看似鋪天蓋地,實際不到1%,所以大家應該知道有多少發(fā)展空間。

現(xiàn)在中國葡萄酒人均飲用量僅僅是世界指標的1/4,所以未來可能有超過5-8億的人群會進入葡萄酒領域,現(xiàn)在國內,葡萄酒滲透率僅有38%,白酒的滲透率接近80%(滲透率:一年喝一次的人數(shù)),所以葡萄酒在三四年可能有三四倍的增長,甚至可能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的風口。

回到進口酒的產業(yè),最大的特點時“三無”,無產品,無品牌,無模式,所以大家選葡萄酒不會選,價格虛高,十幾塊錢的產品可以賣到三五百。中糧是什么?中糧躋身世界500強已經20多年了,在一二三四線城市,中糧的產品幾乎是家喻戶曉,中糧做葡萄酒,做進口啤酒,都是很順理成章的,因為中糧是一個大型的食品集團,所以給大家提供放心的,品牌化,全中國做服務的好的產品,不一定是很貴的產品。

中糧在中國意味著這食品安全,品質保證,價格合理,值得信賴。當然,中糧要做奢侈品似乎有點不搭,即使有些產品價位比較高,但是主流還是大眾的,老百姓消費得起的產品。

當然這和中糧的策略有關,我們沒有采用單一品牌策略,進口酒我們采用全明星品牌策略。

中糧做名莊薈最大的核心在于希望成為中國首席進口產業(yè)鏈整合平臺,其中我們有五大核心優(yōu)勢。

首先我們業(yè)務起點是構建覆蓋世界主要國家和產區(qū)的世界酒類全明星類版圖,中糧做進口酒就要像皇馬,像曼城,就像足球隊一樣,只有明星才能進這個門,中糧的產品一定來自大廠家、大品牌、有大師、有大事件的品牌,這樣才能讓每個人才記得住。我們不做小眾人群的產品和品牌,這不是中糧的主營。我們現(xiàn)在從法國、西班牙、澳大利亞、智利,都有合作。

其次是打造進口酒卓越運營管理平臺核心競爭力,這是我們的藍海,過去18個月我們跑得并不快,是因為我們要打好品牌、團隊、運營的基礎,這是大平臺的一個好處,當我們的系統(tǒng),根基做好了,心里有數(shù)了,手里有品牌,后面有平臺,就可以繼續(xù)構建下游進口酒全渠道營銷體系了。

簡而言之,在上游是要做寶潔模式,就是品牌經理負責制,所以我們一定是多品牌,每個品牌在各個國家都是前三甲,在下游用的是可樂的模式,也就是把服務放在各地合作伙伴上,形成一個利益聯(lián)合體,我們是想撬動一千人乃至一萬人去做這個事情。28號我們還有個發(fā)布會,發(fā)布七個酒王的單品。當然品牌不算多,但是在大眾市場上,我想沒人可以和中糧的品牌組合來競爭。

回到中糧的優(yōu)勢來看,第一,中糧有品牌優(yōu)勢,消費者和合作者,對中糧品牌心里都很踏實,這是我們品牌的影響力;第二是資本優(yōu)勢,我們有綜合的能力,有強大的資本介入,例如匯率管理;第三是平臺化優(yōu)勢,雖然中糧是國有企業(yè),但是我們有平臺化的思維和方式來做進口酒;第四,在供應鏈上,在法國、西班牙、澳大利亞,智利,我們都有供應鏈的優(yōu)勢,無論是供貨還是賬期,這是很多國內進口商沒有的,現(xiàn)在我沒有看到

任何一個進口酒商賬期比中糧長;第五是中糧有盈利能力優(yōu)勢,因為我們有綜合的運輸、管理、成本的控制。我一定要告訴大家,國企不代表成本高。說到中糧的五大上有模式,和中糧合作,總有一種方式能夠適合你的定位,只要你想在進口酒領域和中糧合作。

第一個模式是1000家“E+名莊薈”連鎖商業(yè)模式,現(xiàn)在我們有100家了,計劃三年的時間里面開到1000個。我們和1919也有合作,他們做綜合酒類,但是中糧專注于進口的葡萄酒和啤酒,抓中國消費升級的機會,現(xiàn)在很多消費者都海外采購了。在食品安全領域,中糧把紅酒、啤酒,包括一些食品引入中糧進口的平臺商。

第二個模式500優(yōu)商工程商業(yè)模式,有些代理商可能已經有很好的渠道,我們就把最好的單品組合給你;

第三個模式做200名名莊酒上,因為有些代理商資源很高端,有很強的消費能力,我們承諾一定是正品行貨。

第四是100品牌合伙人,針對那些用酒做圈層,不是用圈層來賣酒的代理商,用很好的品牌找合伙人。

對于大商,我們可以采用第五種的供應鏈服務,我們和景芝白酒就是要打造一個綜合供應鏈的服務平臺。

最后我想說的是,葡萄酒領域過去每個人都想當英雄,現(xiàn)在葡萄酒領域至少是水泊梁山,一個人上不了一個大的山頭,是做不了事情的,所以希望大家有一個聯(lián)合的心態(tài),共同來迎接這個井噴的時代。

    關鍵詞:中糧進口酒 上游 下游  來源:微酒  佚名
    商業(yè)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