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為什么我接的產品好賣的不掙錢,掙錢的不好賣?”
“好產品都落到競爭對手了!”
“哪里可以找到有潛力的產品?”
“2016年要賣什么?”
“為什么我業(yè)績越來越多,利潤卻越來越少?”
今天就來探討一下:經銷商怎么樣才能接到好賣又好賺的產品?
首先,分析一下什么產品好賣但不賺錢?
1.硬通貨: 大通貨賣的人多了,價格穿底了,好不容易出單了賺取的利潤都不夠搬運費、人工費等等,更有倒掛在賣的,自然也就無利可圖了。
2.連環(huán)促: 特別是2015年,廠家因競爭大、任務重、庫存多、產能過剩、行業(yè)正在殘酷洗牌,促銷一波接著一波。在慘烈的行業(yè)洗牌中,和其上游生產廠家,共同游離在生與死的邊緣,已有不少經銷商扛不下去,自稱已經壯烈了。
3.同質化: 國人的山寨能力舉世無雙,市場上哪款新產品好賣,不出3個月,滿市場都是了,各路廠家,各種質量、價格參差不齊的產品輪番上陣,大打二十年不變的價格戰(zhàn),利潤打光了,也就殺死了產品。
4.亂串貨: 有些廠家為了短期銷量,對跨區(qū)惡意串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;一小部份廠家區(qū)域經理甚至暗中支持經銷商惡意串貨,業(yè)務為了拿到自己的任務獎金,而經銷商為了拿到年終返點,達到所謂的“雙贏”。如此飲鴆止渴的短視行為,雖贏得了眼前,但卻失去了未來。
5.電商沖擊: 生產廠家在各大電商平臺的同款產品線上直銷價或特價,將成為線下利潤的殺手,這點所產生的影響,將在未來十年更加突出。
6.生命周期: 處于產品生命周期未尾的產品,日落西山,一年不如一年。
其次,什么樣的產品不賺錢甚至虧錢?
1.門不當戶不對
大多數(shù)的產品都有其特有的渠道屬性和目前消費群體,接來渠道不匹配的產品,推廣費力氣,不推爛庫里。渠道不匹配勉強接產品實屬誤人誤己,空耗廠商雙方的時間和精力,賣不好退換貨就更造成雙方的損失了。
2.亂接三無產品
三無產品也敢賣,被執(zhí)法部門查收了,利益、信譽、名譽皆要遭受重大損失。
3.產品推廣不力
產品接來了,但沒有精力鋪貨,沒有業(yè)務推廣。特別是很多市場上的傳統(tǒng)經銷大戶,十幾年積累,幾乎所有知名品牌都被他們盡收名下了,盡管銷售過億甚至數(shù)億,但卻依然保持傳統(tǒng)的坐商銷售模式,老三招:坐等客戶上門、電話銷售、依靠廠家業(yè)務人員鋪貨。很多潛力產品到了這些經銷商手里,不是賣不好就是賣死掉,而且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。
4.隔行入市
有些人看人家做建材發(fā)財了,沒事做隨便做點建材家居產品……,這些類隔行入市的新老板們很大一部分,在花了六七位數(shù)以上的學費后,找不著北了,做下去繼續(xù)虧,不繼續(xù)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,想想都蛋疼啊。
那什么樣的產品,才能為你帶來銷量和利潤的雙增長?
好賣又賺錢的產品是怎么來的?
1.符合未來消費趨勢的產品
安全、健康、簡單、方便、快捷、標準化等將是未來的消費趨勢。做一個產品,首先要問三點:這個產品能不能賺錢?能不能賺更多的錢?能不能賺長久的錢?符合未來消費趨勢的產品才具有實現(xiàn)上面三個問題的可能。
2.符合你公司規(guī)劃的產品
你對公司的規(guī)劃是什么樣的:
區(qū)域規(guī)模第一還是品類代理第一?
市場前三,還是小富即安?
偏安一隅,還是拓展連鎖?
橫向拓寬,還是向上游生產或下游終端延伸?
你對公司未來和規(guī)劃與定位,決定了你公司的走向,也決定了你所接產品的標準。符合公司整體規(guī)劃的產品,更能助你打造核心競爭力。
3.渠道匹配
渠道匹配是門當戶對的首要條件。渠道不匹配的產品,要么爛庫里,要么賣得很辛苦,除非你計劃進入新的渠道或強他原來弱的渠道,而其具有承擔開疆拓土職能的產品,否則很可能會得不償失,又或是小打小鬧能賣但不出量。
4.貨源優(yōu)勢
特別是大宗原料的,這點尤其重要,貨源優(yōu)勢在同質量的情況下,指的是價格優(yōu)勢,比的是貨源充足。
5.特色產品
有明顯區(qū)域地標特色的,質量特優(yōu)的,有創(chuàng)意的,市場獨家的,市場首發(fā)的,同類競品少的,行業(yè)大鱷未涉及的,技術門檻較高的等等。貨源優(yōu)勢和特色產品,是獲得較高銷售利潤的兩個重要來源。
6.廠家保障
廠家有嚴格的區(qū)域代理保護制度,穩(wěn)定且分配合理的價格體系,負責任,有串貨亂價等亂象能馬上處理的服務水平。
7.產品處于生命周期上升期
8.符合大眾消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