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(yè)的使命:要么創(chuàng)造出消費者喜歡的產品,要么想法讓消費者喜歡你的產品。
產品競爭力不強,產品創(chuàng)新不足已成為困擾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最大桎梏,很多優(yōu)秀企業(yè)的隕落皆受困于產品競爭力的持續(xù)下降。
競爭到了這個份上,大家不要再分神了,跟竇老師一道提升產品競爭力才是王道。
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成熟,競爭發(fā)展到了今天,已重新回歸到最本質的產品競爭上來。
產品缺乏競爭力,消費者可以很快辨識出來,不論你曾經多么輝煌,營銷、品牌做的多么強悍,只要產品缺乏競爭力,消費者立馬將你拋棄,連聲再見都懶得跟你說。比如康師傅紅燒牛肉面,強勢十幾年,結果,因為產品的健康原因,大家說不吃就不吃了。你能說康師傅營銷做的不好嗎?老司機都知道,傳統(tǒng)營銷哪家強,當然是康師傅了,康師傅與統(tǒng)一纏斗幾十年,多少經典營銷案例,怕是幾天幾夜也講不完。
沒辦法,營銷再強,產品創(chuàng)新乏力,足以致命。
產品創(chuàng)新乏力、產品營銷弱,是目前困擾企業(yè)發(fā)展最普遍也是最致命的因素。
再比如六個核桃、加多寶,營銷做的密不透風,創(chuàng)意更是經典,但產品創(chuàng)新的問題,也已經成為困擾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主要因素。
還有現在的宇宙第一強——小米,2015年業(yè)績下滑也是因為產品品質被用戶吐槽,盡管小米前期積累了有上億的鐵桿米粉,可一旦產品力不強,很快跌出了前10,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。后來,雷軍開始親自抓供應鏈,抓產品品質,這才使得小米重回巔峰,并且成為中國最快破千億營收的企業(yè),正創(chuàng)造著一個又一個耀眼的記錄。
這也可以理解,就像比武一樣,一開始比的都是拳腳、招式,到最后該比的都比完了,就開始進入最殘酷的對決——比拼內力了。競爭到了這個份上,大家不要再分神了,跟竇老師一道提升產品競爭力才是王道,記住,我們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。
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呢?
我們先來看看宇宙第一強——小米雷軍怎么說:小米有且只有一個中心,一切以滿足用戶需求為中心,用戶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。于是,小米成為了最快破千億營收的企業(yè),小米除了人民幣沒有他不做的。
通過小米,我們清晰地看到,提升產品競爭力,要能夠滿足用戶需求。
事實也確實如此,市場表現好的產品,被熱捧的產品都能夠做到很好的滿足用戶需求。比如小米去年增長最快、賣的最好的是90分旅行箱,為什么呢?
因為,他充分考慮了用戶的需求,什么是好的旅行箱呢,一是拉著輕便,二是最好別呼啦啦亂響,顯得好沒品。90分旅行箱的萬向輪采用的是靜音設計,并且輪子是帶彈性的,既省力又解決了噪音問題。如此為用戶著想的貼心產品,用戶想不愛都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