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耀輝:理性拓市場 特色謀發(fā)展

2014-11-10 11:58  中國酒業(yè)新聞  佳釀網(wǎng)  字號:【】【】【】  參與評論  閱讀:

這幾天,朱耀輝有點感冒,平時喜歡喝兩杯酒的他,仿佛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。坐在異國他鄉(xiāng)的賓館里,朱耀輝對在日本考察清酒的所見所聞多了幾分感觸,對如何做自己的雞公山酒多了幾分感慨,并增添了幾分信心。

晚上,坐在日本北海道一家賓館里,《華夏酒報》特約記者與朱耀輝的采訪也終于進入了正題。

朱耀輝

入駐香米貢,掌門雞公山

朱耀輝,1964年出生于河南省息縣,1990年4月從河南省輕工業(yè)學校畢業(yè)后,來到息縣紅麻造紙廠,他當過工藝員、銷售員,干過車間主任、副總經理,由于工作的關系,朱耀輝經常接待外地的客戶,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事情,他對當?shù)氐木茝S也頗為了解。

上世紀90年代后期,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和當?shù)鼐祁惍a業(yè)發(fā)展的制約,到1998年1月,息縣唯一的香米貢酒廠已經停產一年半了,原來的老廠長也不得不關門停業(yè),幾位縣里的離休干部紛紛到息縣經貿委反映情況,并動員已經任紅麻造紙廠副總經理的朱耀輝收購香米貢酒廠。經不住老友們的苦勸和對白酒的熱愛,朱耀輝傾盡所有,于1998年1月19日收購了已經破產的息縣香米貢酒廠。

眼看就要春節(jié)了,可酒廠的賬面上卻沒有一分錢。此時正是春節(jié)前夕的農村趕集時期,第二天,朱耀輝和酒廠的幾名員工拉著廠里的老產品挨村挨戶叫賣,朱耀輝告訴記者,那年,天氣特別冷,他和廠里的員工穿著軍大衣,坐在工具車上,一天跑了幾個村的大集,每到一個地方,鋪上塑料布,墊上床單,一邊叫賣,一邊主動讓趕集的鄉(xiāng)親們免費品嘗。一天下來,差不多賣出了五、六千元的酒。

到春節(jié)放假前終于給員工們發(fā)了工資,工人們回家過年了,朱耀輝和他的骨干成員卻留在了廠里,拉沙修路,滿手的血泡換來了從廠門口到大路的平坦。當年3月6日,為改變消費者對香米貢酒的定勢思維,息縣香米貢酒廠更名為千真酒,對消費者許了千鈞承諾:永遠只做真真正正的好酒。

過完年,朱耀輝又在營銷上動起了腦筋,他召集一批對千真酒有興趣的經銷商來到廠里參觀釀酒的全過程,并許諾:凡是參加千真酒經營的經銷商交1000元,由廠里打下1000元欠條,保證半個月內給予1000元的酒和400元的獎勵。當天,千真酒廠就收到了6萬多元的購酒定金,緩解了酒廠的燃眉之急。

為保證產品質量,朱耀輝從河南省食品研究所請來了專家,專門指導白酒釀造;為提高千真酒的營銷,朱耀輝在息縣各鄉(xiāng)鎮(zhèn)成立了銷售點,責權利分明確,任務明確,有獎有罰,提振了經銷商的信心,當年實現(xiàn)銷售收入300多萬元,從此,千真酒廠邁上了規(guī)范化的經營軌道。

千真酒廠活了,產品不僅暢銷息縣當?shù)兀苍谛抨柺兄苓叺貐^(qū)形成了旺銷之勢。正當朱耀輝風起云涌的時候,又一座大山擺在了他的面前。有人對他說,雞公山酒廠將要倒閉,希望朱耀輝臨危受命,接管雞公山酒廠。

與共和國同齡的信陽雞公山酒廠,其前身是信陽酒廠,成立于1949年,雞公山白酒和信陽毛尖茶被當?shù)厝俗u為信陽的兩大名片,曾共同托起信陽人的驕傲。到了2000年前后,雞公山酒廠入不敷出,瀕臨破產,曾經有兩路人馬收購雞公山酒廠,都是無果而終,朱耀輝就不信這個邪,2001年4月,朱耀輝出資購買了雞公山酒廠,并于當年9月更名為信陽市雞公山酒業(yè)有限公司,開啟了雞公山酒業(yè)發(fā)展的嶄新篇章。

關鍵詞:雞公山酒 市場拓展 產品特色  來源:中國酒業(yè)新聞網(wǎng) 文/岳曉聲  戎颯
商業(yè)信息